发布日期:2025-07-05 15:27 点击次数:63
江德华幼年丧母。
江德华青年丧夫。
江德华被村民称之为晦气的“寡妇”。
那为何多米诺还会说江德华是整部剧中最幸福的女人?
伯修斯:
在所有的不幸中,最不幸的事是曾经幸福过。
而江德华的经历则恰恰相反。
生活水平从低到高。
在嫁给农村的丈夫之前,江德华是跟着两个哥哥吃百家饭长大的。
虽然,刚刚结婚丈夫就去了战场再也没有回来,但至少江德华能在婆家有饭吃、有屋住,这已经是一种幸福了。
至少,比自己的童年幸福。
从小就没有父母的疼爱和教导的江德华,在新婚之夜竟然只和丈夫没有任何肌肤之亲。也许,是因为丈夫根本就不喜欢这个陌生的女人;也许,丈夫也不懂得夫妻的“相处”之道。
总之,丈夫离家之时,江德华依然是个处女。
在外人看来,这是不幸,这是更是愚昧。
但这恰恰是江德华的幸运。
试想一下,如果江德华与丈夫有了孩子,还能走出村庄吗?
那江德华最终的境遇会如何,可能连改嫁的江桂兰都不如吧。
另一方面,也正因为江德华的“无知和愚钝”,才让老丁这个“处女控”在新婚之夜有了意外的惊喜。
到了江德福家之后,江德华是勤勤恳恳地当了二十多年的保姆。
在外人看来,江德华过得这样日子是忙碌且毫无盼头的。
但在江德华看来,自己在哥哥家有吃有穿,还相对的自由。比起自己以前的生活,对于江德华来说这已经是天堂了。
精神世界从小到大。
江德华从小连个教导自己家长都没有,更不用说学习文化知识了。
所以,比起物质生活,江德华的精神世界更是贫瘠的。
在村里江德华得到的教育是“出嫁从夫。”
所以,即使江德华的丈夫已经失踪多年,她依然只能在婆家任劳任怨。
到了青岛以后,江德华认识了王秀娥这个嫂子。
王秀娥和江德华同样的来自农村,同样的勤劳。
王秀娥的出现,让江德华学会了很多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,也学会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门道。
此时的江德华,开始变得向往家庭,向往亲情。
但是,江德华在安杰这个资本家大小姐面前还是自卑的。
所以,每次吵架,江德华只能用大嗓门来压制内心的恐慌。
直到来到了海岛上,重新回安杰身边的江德华才彻底融入了这个家。与嫂子安杰也处成了姐妹亲人。
看过了王秀娥与老丁的相处模式,又在江德福和安杰身边生活了多年,此时的江德华已经知道,夫妻间相处不仅需要据理力争,还需要斗智斗勇。
虽然,一路走来,江德华一直是围着家务活转的妇女。但她对夫妻相处之道的理解却越来越让人佩服。
十足的钝感力。
钝感力翻译成之前的形容词就是“缺根筋”。
但这个“缺根筋”并不等同于“笨”,而是对很多事情,尤其在自我感触方面上不那么敏感。
换句话说,有钝感力的人大多数只活在自己舒适的世界中,并不会活在别人的眼中。
所以,江德华与安杰吵架后,能躲到王秀娥家找清净。
所以,江德华可以在岛上的流言蜚语中,依然坚持到老丁家干活。
所以,江德华看到乡亲们在家中“横行霸道”,便第一个冲出来与她们对峙。
所以,江德华看到老丁拿回安杰的画像后,并没有想东想西,而是直接通知哥嫂取回家去。
总之,江德华一生虽然命运坎坷,但她并没有一味地委屈自己。
江德华会在当下允许的情况下,选出最符合自己内心需要的生活方式。
其实,这便是一种拥有幸福的能力。
始终不忘初心。
这可以说是江德华能够幸福的最大秘诀了。
江德华一直喜欢老丁,从得知王秀娥离世以后就喜欢上了。
一直到老丁入土并和王秀娥一起躺在冰冷的墓碑下,江德华都是喜欢老丁的。
最初,江德华知道老丁嫌弃自己没文化,江德华也一直知道老丁欣赏嫂子安杰。
江德华更知道老丁之所以找自己是因为“合适”。
但只能嫁给老丁,江德华便开心不已。
后来,老丁这一大家子有干不完的家务活,老丁都很少出手帮忙。
不仅如此,江德华手断了都要帮老丁带孙子,老丁不仅不帮忙,还责怪她。
可就算生活中摩擦不断,但江德华对老丁的爱却从未减少。
爱,不是寻找一个不完美的人,而是学会用完美的眼光,欣赏那个不完美的人。
多米诺相信,如果把这句话分享给江德华,她根本听不懂。
就像江德华不懂为何安欣在船上会突然说她:“你很好,什么都很好。”
但江德华却用余生的行动实践了这句话的意义。
这也让江德华最终成为了这部剧中最幸福的女人。
原创不易,抄袭必究。